广东天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动态
项目位于佛山市三水区内环南路,定位为民宿精品酒店,总建筑面积8069㎡。
家宅的存在与我们的存在相契合,并将以整体的方式自行展开——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  ●  ●项目位于无锡市锡山区,靠近无锡东站与锡东CBD,是城市副中心定位,占据长三角核芯位置;地块紧邻无锡学院,教育资源丰富。
近日,2022意大利IIDA AWARD国际设计大奖获奖名单公布,睿住天元作品「泉州美的·云玺台」荣膺住宅建筑类专业奖:国际创新设计大奖
热点资讯
REMAC TY基于睿住天元在装配式&BIM技术的应用和成绩,喜获佛山市装配式建筑协会“智建环保企业”、“先进企业”和“工程履约管理先进单位”三大荣誉称号,8个精品项目获评佛山市装配式建筑设计示范项目。
恭喜广东天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睿住天元)中标vivo全球研发总部BIM设计咨询!
项目位于佛山市三水区内环南路,定位为民宿精品酒店,总建筑面积8069㎡。
深度对话
「REMAC TY 数字化设计实践」
——打造元宇宙场景及虚拟空间设计,探讨元宇宙在实体空间虚拟呈现的可能性!
建筑设计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设计,营造智慧未来。
双碳目标的实现有待建筑行业相关技术的提升,睿住天元在2018年开始布局BIM、智能化以及装配式设计,目前已达到行业技术前列水平,在低碳技术设计、建造、运维阶段均有理论及实例支撑。

设计+科技:睿住天元携手广联达打造智慧设计,创造美好空间!

图片


当前,数字化转型正逐步迈入“系统性数字化”新阶段,进而重塑企业的掌控力与拓展力。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优秀企业进行了创新与实践。

我司广东天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住天元)与广联达等科技公司合作,联手开展数维设计产研发,以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强化了业务承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打造智慧设计,创造美好空间。


夯实基础,开展项目全生命周期的BIM技术应用

紧跟国家“双碳”目标和建设数字中国战略,睿住天元在建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设计基础上迭代,坚持创新,以精准的设计作品和技术产品顺应大环境发展,持续输出新产品、新价值,赋能推动建筑产业生态链数字化升级,客观地创造更有温度、更适合人类生活的空间,成为行业先行者。

2017年起,我司以数字化、智能化、装配式三个专项为切入点,开展前沿性研究及实践,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而随之成立的“睿住天元数字建筑创新中心”以开展数字化设计为重点,涵盖培训、研究及生产实践等。

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采用产研结合方式,推动数字化技术应用从设计阶段拓展到施工运维等阶段,实现全过程应用,逐步建立基于BIM数字建造体系的项目整体解决方案,推出BIM正向设计、BIM设计算量一体化、BIM设计施工一体化、BIM住宅标准化封装体系、BIM装配式建造体系五大智能建造产品体系。

图片

图:设计施工一体化   来源:《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其中,BIM设计施工一体化是设计企业通过系统性数字化重塑和提高其拓展力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为避免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重复建模与信息断层,在项目启动时,睿住天元的BIM设计团队与BIM施工团队就双方工作诉求及建模标准进行沟通梳理,进而按照设计施工一体化设计要求,建立新的BIM建模标准、沟通机制和风险管控机制,明确设计和施工的模型界面,保证BIM设计模型70%可直接过渡到施工阶段,避免施工团队重复建模,缩短深化设计周期。

基于五大智能建造体系,实现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的BIM技术应用。以一栋38万平方米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为例,因其项目规模大、施工周期短、参建单位多、质量要求高,从而采用BIM技术贯穿全过程辅助项目管理及业务协同工作。

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包括地下室BIM协同应用、装配式BIM设计前置、BIM限额指标管控、施工模拟、工程量统计等18项创新应用,为建设单位节省成本约800万元,提前发现并解决设计问题443项,缩短施工工期7%。创新性的BIM设计施工一体化应用理念改变传统项目协同机制和流程,使施工精益管理前置且减少施工模型的重复搭建时间至少30天,设计模型70%以上有效传递给施工单位重复使用,大幅度降低施工周期和成本浪费。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建筑行业设计条线与施工条线信息孤岛、协同割裂的问题,革新了传统建筑设计行业设计内部、设计与施工之间的协同工作模式,为行业协调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路径。


拓展版图,构建三大设计科技应用模型

2021年起,我司以设计科技综合服务商作为企业发展定位,打造设计科技板块,数字建筑创新中心坚持提供综合服务以取代单一的设计服务,开展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建设落地。联合广联达等多家标杆科技公司,逐步搭建多业态下用科技手段解决工作流各阶段痛点的应用场景,推出包括城市更新、孪生社区、智慧商业三大设计科技应用模型。

图片

图:城市更新科技应用模型   来源:睿住天元


在城市更新领域,应用科技化与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提出“现状盘点——价值评判——实施框架——模式选择及方案实施”的技术路线,在提升城市空间格局的同时,利用科技化手段对投融资模式、城市运营、数字化管理和可持续性发展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判定。

在孪生社区方面,以零碳发展、智慧管理以及生命品质提升为目的,形成孪生社区模型。其以大数据、设计协同与智能化审图、孪生技术服务住宅项目全过程,实现高质量发展及精准开发目标。

在智慧商业领域,运用串联大数据爬取、多元回归模型、可视化分析、人流预测模拟、视线热度分析、能源消耗分析等多项技术,尝试从宏观到微观,由片区研究到建筑方案进行前期分析、方案验证和方案建议,打造创新型商业全链条数字化设计,以解决实体商业痛点。


砥砺前行,新设计营造法则勾勒转型新愿景

2022年,为进一步整合设计科技生态链和升级设计科技理念,睿住天元以“双碳”、建筑工业化、设计数字化为目标,将多项数字化技术装载到数字建筑创新中心研发主体中,升级成为“科技创新中心”,通过科技赋能设计,关注生命品质及情绪空间,形成全新的营造法则,迭代最具科技思维的设计人才,以科技结合建筑方法论创造出人与环境更适配的空间载体。

图片

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建设 来源:睿住天元


空间营造法则能够以更符合使用者的价值研判角度及手法,以人工智能与人类角色结合,创造更有温度的空间,主要包含场景数据化、数据网络化、网络智能化和决策真实化四个步骤。空间营造法则在底层逻辑上重构了设计逻辑,在实践过程中呈现为工作流各节点科技手段应用,落实到不同层级及类型的项目应用。

未来,工程设计行业将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数字化转型快车道,以打造宜居、健康、可持续的建筑和城市为己任。我们也将依托数字化与现有设计方法论的结合,创造更适合人类生存和活动且更有温度的空间,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行业数字化走深走实。


重塑设计拓展力,落地创新与实践

我司数字化转型过程和成效经验可总结为三个方面。

一是在保持经营业绩良好的前提下,成功拓展了设计科技领域的市场版图,在业务布局和铺排上抢占先机,提升了企业品牌价值。通过数字化转型和科技手段应用,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持续输出新产品、新价值,促进企业市场版图的拓展和专业影响力的提升,企业也做到提效降本、开源节流。在“双碳”目标和建设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睿住天元的发展既符合建筑产业绿色数字化转型需求,又体现了赋能推动建筑产业生态链数字化升级的企业价值。

二是在整个产业链上,凭借传统业务有充分沉淀,开展基于零碳、BIM、装配式、智能化四大科技应用模型的研发创新和项目落地实践,创新了企业数字化模式。展开应用探索与持续研发,设计协同一体化方面已有成果落地,后续将逐步拓展前置模拟、价值研判等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以及启动基于生态性能生成式设计的产品数字化。

三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通过产学研的培养机制,构建了完善的数字科技人才培训体系,建立一支复合型设计科技技术团队,为公司的飞跃发展保驾护航,进一步推进企业设计科技战略发展和生态布局。此外,睿住天元每年进行BIM全员技术培训,不仅增加了睿住天元的业务承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更对睿住天元的智能建造和零碳建筑技术应用落地储备了强劲的创新研发和项目落地技术团队。

▋▎关于我们

广东天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睿住天元)定位设计科技综合服务商,专注设计科技产业,打造建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设计,具备全过程全专业设计咨询能力。联合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成立设计科技智库,与WATICA发起建筑科技创新全球倡议,聚焦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建造,技术支持建筑低碳发展,创造美好空间。

企业拥有建筑设计甲级、规划乙级资质、园林乙级资质。业务范围涵盖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土建施工图设计、装配式设计、智慧生活设计、乡村&康养产业化设计、EPC&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

成为了广东省勘察设计协会理事单位、广东省建设工程绿色与装配式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分会会员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列入广东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参与国家BIM及智能化标准修编。

企业连续12年获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获评2019年度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民营企业勘察设计收入十强企业,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多个高校的校外基地。


内容创作:睿住天元科技创新中心 BIM创新所

编辑/视觉/校对:睿住天元战略发展部

本文由睿住天元平台编辑发布,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示意,如需转载或删除请与后台编辑联系。

图片


Copyright © 广东天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17300号
微信公众号
睿住天元
微信客服
作时间:09:00-17:00
业务联系电话:
13336684823
0757-26639919
联系邮箱:
remactybrand@midea.com